第655章 不到长安,枉为秦人
公子嬴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55章 不到长安,枉为秦人,被刘邦驱赶后,我重建大秦,公子嬴高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并且周围的百姓,听说榆中之事,纷纷前来支援物资。”
“后来,长安派来一位好县令,一边安抚大家,一边协助运送粮草给前方的大秦将士,拉拢来往的商人,才有今日榆中的繁华。”
赵龙颇为意外。
榆中现在的规模,至少有着五千人。
这只是城区人口。
他一年前从这里经过的时候,榆中城破败不堪,大秦内部的百姓也不会流通到榆中这座边疆城市来。
就导致城中的百姓,没有什么生计能够活下去,基本都在城外寻地方生存。
农业为本。
现在,城中这么多人口聚集,大部分百姓的脸色并不难看。
这么多人口聚集过来,还能保证百姓们的基本生活,这县令的确有东西的。
张苍应该是知道榆中的重要,特地派来一位牛人?
这么想着,赵龙笑着问道:“不知县令是谁?”
百姓激动的开口:“是窦长君县令。”
“县令不愧是从长安来的啊,带着长安的商业治理,趁着大量百姓聚集到榆中一带的时候,开始发展。”
“后来,很多大秦内部的商人听说大秦在西北边,又要建造一座大城的消息,纷纷前往,经过榆中,让榆中百姓多了不少活计。”
“有着县令的妥善安排,这榆中越来越繁华。”
“小老儿活了一辈子,都没有想到过,榆中还能有今天!”
这小老头极为激动的说着,言语之间完全都是对窦长君的夸赞。
赵龙当即明白,窦长君按照长安模式,结合榆中的特殊情况,抓住榆中人口大量集中的风口,将这里发展起来。
固然有着外在的因素影响,窦长君的能力,依旧是不容忽视的。
赵龙嘀咕一声:“这名字,怎么听着有点耳熟?”
这应该是汉初时代的某位大臣,赵龙有着一定印象,但是记忆不深。
这时,旁边的小老头又笑着说道:“这位先生也是外地来的商人吧。”
“不知先生可到过长安,听闻这座帝都,乃是千古雄城,至今还没有建造完呢。”
赵龙笑着点头:“长安繁华,据说生存其中的百姓,超过十万。”
算算时间,此时的长安城,第一批规划应该已经落实,十万人口的容量应该不是问题,未来还会越来越多。
小老头震撼的深吸一口气,眼神中满是向往。
“哈哈,老朽活了一辈子,还曾经为大秦征战十几年,后来腿受伤,就在家里务农。”
“那时候,吾去过不少敌国,现在都是大秦了,很多的国家,百姓们两天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饭。”
“你们可知,我们在榆中,现在一天能吃到一顿热饭。”
“当真是千古盛世啊。”
“多亏当今陛下,英明神武,任用贤才,惩治无数贪官叛贼,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!”
“像是窦长君县令这样的大人才,现在都只能当县令,也不知道长安城那些为大秦崛起而战的将军们,是何等风采啊。”
小老头说着,无比神往。
只是赵龙脸上的笑容,有些退去。
刚才见到榆中繁华的激动心情,更是完全消失。
一天一顿饭,千古盛世?
赵龙的心情莫名有些沉重。
皇后轻轻拉住赵龙的手,轻声安慰:“大秦有陛下,已是大秦之福。”
赵龙笑着摇头,百姓们的梦想很简单,他一定会做到的。
小老头不知旁边的就是大秦帝皇,同样点头说道:“不知道老朽这辈子,还能不能见到陛下!”
“不过,能到长安一次,老朽这辈子就心满意足!”
“不到长安,枉为秦人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