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轻风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各的靠山,大明第一墙头草,随轻风去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发展,京城基层的管理体制日趋复杂,成功形成了多头管理、互相交叉的体制。
县衙退化为只负责税赋、户口、征调、文化业务的功能性衙门。
五城御史担当起了总督察的角色,同时掌握着京师基层的司法权。
五城兵马司协助五城御史工作,提供物理支援。
但京城地方大、人口密集,人口流动还很大,治安形势严峻,五城兵马司对弹压地面已经力有不逮。
所以朝廷从成化年间又调集京营官军,组建了巡捕营,负责巡逻和捕盗两项业务。
巡捕营设一个提督总管,然后下设东西两路参将分管,再往下就是各区把总。
至于厂卫系统,任务是对基层官民监控,并负责大案要案、政治性案件的审问和打击谣言。
今天白榆请钱千户介入,法理依据就是“纵火”本身称得上重案,“纵火谋害锦衣卫旗校”那更能算是大案。
所以钱千户才有了接手案件,并且当场抓捕嫌犯的借口。
在这种互相交叉的局面下,白榆的话确实也有道理。权力得去抢,能抢到手才是你的。
如果换成其他衙门抢先过来处理,那权力就是别人的了。
这就是为什么白榆宁可被吐槽一眼假,也要请钱千户提前堵在大门外,跟有预判似的等着案发。
轻轻松松把岳老虎抓起来后,白榆并没有放松警惕,他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,白家父子也进入了全面戒备的状态。
在驯象所,还留着一间名义上属于钱千户和白榆的公房,白爹就搬到了这里居住和办公,出入必定伴随着十几名闲汉护身。
白榆则把所有手下和家丁都聚集在身边,全部持械,又找钱千户借了几个人,上个厕所都跟找人火并似的。
同时白榆又对钱千户说:“你是我的上官,肯定有人会托你传话或者说情。
如果岳老虎的靠山找了上来,你就回复他,以前岳老虎给他多少,以后我们白家加一成,就当交个朋友,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见面。”
过了两日,白榆正在都察院门房的树荫下磨刀时,钱千户找了过来。
“岳老虎的靠山浮出水面了?”白榆抢先问道。
钱千户答道:“一位指挥使兼西路南区巡捕小把总通过中间人找到我,向你传个话。”
白榆闻言笑道:“哟,岳老虎这位靠山的官不小,得有三品了吧?”
又被牵扯进麻烦事的钱千户没好气的说:“认真说话,别阴阳怪气的!”
白榆嘀咕说:“哪里阴阳怪气了?这可是三品啊,真不小了!”
不过话说起来,这时代京城的武官确实不怎么值钱,没被的原因,就是数量太多了。
武官可以代代世袭,又加上历年都有新封的,当然数量越积累越多。
其他卫不清楚,仅锦衣卫的武官数量就有一千多人,大部分都是给大臣子弟恩荫封赏的。
这里的武官指的是有朝廷正式册封的六品百户以上,不包括白榆这种小旗。
所以京城的武官品级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不能弄到实职差遣。
一般来说,哪怕是指挥使级别的武官,在京营体系里最多只能当千总和把总,手下平均几百人。
千户百户别看是五品六品,也只能当管队,手下只能有个百十人。
其中把总又分大把总和小把总,大把总五百人以上,小把总三百到五百人。
对后世人而言,把总听着很小,但这时代京城武官能轮到一个实职把总当,那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。
所以钱千户所说的“指挥使西路南区巡捕小把总”意思就是——本官指挥使、负责西城南边巡捕营、手底下有两三百号人的把总。
白榆问道:“他怎么说的?答应了我的条件吗?”
钱千户回答说:“他想找你谈判。”
于是白榆就明白了,“看来他还是想救出岳老虎啊,完全没有跟我们白家合作的想法。”
而后白榆又问道:“长官你审问岳老虎,可曾审出什么没有?”
钱千户很随意的说:“稍微查访就能发现,此人烂事一箩筐,线索很多,只要继续往下挖,就一定有货。”
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白榆转头对彭老头招呼,“老彭你今天帮我盯着门房,我去办点事,估计今天不回来了。”
钱千户脸色发黑,你当着长官的面公然脱岗,这好吗?
又开口问道:“你要干什么去?”
白榆随口答道:“我去拜访老师去。”
“你哪来的老师?”钱千户奇怪的说。
据他所知,就一个能称得上白榆老师的人,还因为收了白榆这个门生,连都察院都不愿意来了,直接住进了东城大兴县县学。
白榆答话说:“文化人的事情,说了你也不懂,过一阵子你就知道了。”
而后白榆带着一群手下,浩浩荡荡的离开都察院,前往小时雍坊,熟门熟路的找到了陈洗马家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