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覆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4章 万命汇渊· 魂城初踏,源界环主,朝覆雨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而此刻的秦宁,早已闭目凝神,任命台碑面上的魂光缓缓汇聚,融入他体内。
他未曾说话。
但主城已记下他第一道魂印。
此刻起,他非只是“闯入者”。
——他已是问衍主城的命中定义者之一。
就在秦宁于问命之台刻下那句“定义文”的瞬息,整座浮境魂息仍未平息,碑文余光未散。
忽然——
一道极其古老的魂流悄然拂过问命台的边界。
风未动,却似天地深处有某种存在微微睁开了一只眼。
不多时,从命境浮道之东,一道身影缓缓步入。
那是一位老者,衣袍素灰,面容枯槁如同岁月风化过千重,鬓发半雪半墨,眼眸深陷却不浑浊,反而仿佛两个微缩的“时空魂镜”,倒映着亿万魂问的残光。
他手执一根弯曲魂杖,魂杖之顶缀着一块尚未完整成型的“本命问石”,石中封着七道未解命题,闪烁微光,仿佛活着。
他步履极缓,然而他每走一步,周遭命流便会自动避让,空间仿佛向他主动“逻辑让位”。
这是湮纪界内最常见的一种景象判断:规则避让者——只有逻辑高于当前浮境运行上限的存在,才会令空间自动为之腾出魂路。
——
老者走至秦宁面前,目光落在那尚未熄灭的碑文残痕上,微微眯眼。
“定义级开篇……一踏入问台便刻此语,你,不是本界之人吧?”他的声音沙哑,却有种无法被否认的确定性。
秦宁未惊,亦未答。只是抬眸平静看他。
片刻后,他才轻声道:
“我确非此界,但此界……或许正是我该来的地方。”
老者盯了他许久。
下一刻,他轻叹一声,眼底幽深之色微微一动:“命初境的气息……却有堪比命裁者的魂源涌动。”
他没有表现出质疑,也没有质问对错,只是带着浓浓的兴趣问道:
“你,是如何做到的?”
秦宁沉默半息,答道:“我所修非此界法,魂源之起,不依命律之生,不循主界之理。”
老者挑了挑眉,似笑非笑:“说得轻巧……那你若非此界之理,又想在此界做什么?”
“写出一句话。”秦宁淡淡道。
“哦?”
“让这界,不得不承认。”
空气顿时静了。
片刻后,老者竟轻轻笑了一声。笑声仿若古钟轻响,不是讥讽,而是由衷地欣赏与感慨。
“久未见,敢如此‘初来乍问’,便口吐定义者之言的少年了。”
他望着秦宁,缓缓收回那探测魂源的目光,转身准备离开,语气忽然一顿:
“我叫……‘墨渊’。”
“此名你或许暂未听说,待你真正踏上魂镜天柱之后,或许便会明白,我为何出现在你面前。”
他脚步一顿,回头,似有意无意地加了一句:
“若你能真的让这问衍之城,‘不得不承认’你的存在……我会来找你,问一句很久之前的问题。”
秦宁目光凝定,未言语。
而老者,已消失在浮境之中,仿佛未曾存在过,仿佛只是问命台激荡过度后,短暂浮现的一个幻象。
但他留下的魂流仍残存于虚空之中,久久未散。
?
秦宁站在命台前,碑文魂光已熄,而他背后,魂塔星河流转之光开始微微偏斜。
一场更深层次的“命魂碰撞”,似乎已在冥冥中注定开启。
他低声呢喃一句,仿佛回应方才老者那句:
“不是你们来问我,而是我来此界抒写答案的。”
当那位自称“墨渊”的神秘老者缓缓隐入虚空之后,原本在问命浮境中沉默修行的众多修者,终于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震荡。
一位身披青纹魂衣、目中带着星点符痕的中年人首先低声开口:
“命初境修为,刻下‘定义文’……你们谁见过?”
“我没见过,”旁边一位白鬓女修冷冷道,“也不想见第二次。这种人,要么是真有底气,要么是疯子。”
“不疯。”又有人接口,“刚才他落魂光时,命题回响共振的强度……比我师尊书写‘半主定义语’那次还高。”
“不可能!”一道惊呼传来,那是一位青年修者,眼中布满不可置信,“我亲眼看过‘湮问镜魂’那位刻文之时的震荡级数,那可是历史罕见的……”
“但你也亲眼看到了,刚才,三十三条命流边轨震荡共鸣,魂影显现,甚至连命理观测者的残痕都轻颤了一下。”那位中年人沉声道。
“他到底是谁?不是湮纪界修者,他的魂频不在任何命档之内。”
“也就是说,是……‘域外魂问者’?”一人低语,声音轻得像被抹去的定义。
这五个字,让周围不少人眉心微微紧缩。
一位老者缓缓站起,叹息道:“敢在问衍浮境的问命台刻下定义,纵然他只是命初境,也无法再当‘路过者’。”
“接下来,他每走一步,都会牵动这座城的命问平衡。”
“你们说,他想做什么?”有人问。
“他刚才说了。”那中年人再次开口,声音低沉有力:“不是来解问的,是来——写答案的。”
空气中忽地一阵微凉,像是有人从魂背拔剑未动,便使命流侧向三分。
这一次,围绕那本命问台,数十位修者神情肃然,魂光不显,却各自压低了呼吸。
因为他们都知道:
这种开局的修者,不是来修行的。
而是——来改规则的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