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抹青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7章 烟火通衢,四使来访,空间娇娘憾山河,一抹青弘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未央宫,江林悦一觉睡到了自然醒,总算是一切上了正轨,觉得可以过一下躺平的逍遥日子了……!
晨露未曦,国子监的钟鼓便已穿透薄雾。
江林悦踏着被露水打湿的青石板路走进太学,廊下传来琅琅书声,夹杂着孩童们刻意压低的窃笑。
只见窗纸上映出几十个摇头晃脑的身影,先生用戒尺敲击讲桌的\"笃笃\"声,与后院新栽梧桐树上的蝉鸣应和着。
忽然\"哗啦\"一声,某扇窗棂被推开,个扎羊角辫的小脑袋探出来,手里攥着半块还沾着芝麻的炊饼,饼香混着墨锭研磨的清苦气息飘了过来。
\"是娘娘!\"
眼尖的学童压低声音惊呼,整间教室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。
江林悦笑着摆手,指尖触到廊柱上 新雕刻的劝学铭文——那是用水泥混合彩石镶嵌的,凸起的笔画带着磨砂质感,阳光照过时能看见石英砂闪烁的微光。
堂内先生肃然起身,展开一卷泛黄的《齐民要术》,书页翻动时发出\"簌簌\"轻响,惊飞了梁上筑巢的燕子。
离开太学,马车沿着新铺的水泥官道驶向城南试验田。车轮碾过路面时发出规律的\"隆隆\"声,车窗外掠过成片的青禾。
江林悦掀起车帘,立刻有混合着稻花甜香与泥土潮气的风涌进来。
远处田埂上,几个老农正蹲在新引种的\"占城稻\"旁,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低垂的稻穗,穗粒饱满得几乎要撑破稻壳,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。
\"娘娘您瞧!\"
为首的老农捧着一把稻穗迎上来,稻芒划过掌心时带来细微的刺痒感。
\"这稻子穗长粒大,亩产怕是能顶过去两亩!\"
老农说话时,嘴边的胡须上还沾着晨露,身后的田地里,新插的稻秧在水中亭亭玉立,倒映着蓝天白云,偶尔有青蛙\"扑通\"跳进水里,荡开一圈圈涟漪。
试验田旁便是新建成的制盐场。还未走近,便能闻到咸腥的盐风与柴火燃烧的气息。
江林悦踩着盐工们用水泥浇筑的田埂,脚下的地面坚硬平滑,与记忆中泥泞的盐滩截然不同。
只见无数个方方正正的水泥盐池在阳光下闪烁,卤水在池中蒸发时,表面泛起细密的盐花,像撒了一层碎银。
几个盐工正用木耙轻轻搅动池底,耙齿刮过池壁发出\"沙沙\"声响,结晶的盐粒碰撞时发出细碎的\"咔嚓\"声。
\"按娘娘说的,用水泥池晒盐,出盐又快又净!\"
盐场管事见到江林悦献宝似的捧来一捧新盐,雪白的晶体在掌心簌簌作响,触感细滑如粉,凑近能闻到海水特有的清冽咸香。
\"您看这颜色,跟雪似的,再也不用怕掺沙子了!\"
从盐场出来,马车转向城东的织染署。还没进门,便听见织机\"咔嗒咔嗒\"的声响如潮水般涌来。
院内晾晒着新染的布匹,绯红、石青、鹅黄的绸缎在风中飘扬,像一道道流动的彩虹。
江林悦走进织房,立刻被湿热的蒸汽包裹——那是新安装的水泥蒸汽锅在工作,锅盖上的压力表\"滋滋\"冒着白汽,指针有节奏地跳动着。
\"娘娘,这是用新纺车织的棉布!\"
一位老织女捧着匹细棉布迎上来,布料触感柔软细腻,带着阳光和草木灰的淡淡气息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