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一) 山西省《运城市》
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(十一) 山西省《运城市》,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,学海无涯乐作舟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运城:黄河之畔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城
运城,这座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地级市。它地处晋陕豫黄河“金三角”地区,与河南省三门峡市、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,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连接华北、西北与中原地区的重要纽带,总面积1.42万平方千米 ,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9%。全市下辖1个区、2个市、10个县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,散发着无尽的魅力,吸引着人们去探索、去发现。
一、历史的长河:千年的沿革与名人辈出
运城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。西侯度、匼河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掘,证明早在一百八十多万年前,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活动生息,比北京山顶洞人的历史还提前了一百多万年。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,运城境内属冀州。夏启即位后,建都安邑(今夏县境内),开启了这里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篇章。
春秋时,运城统属晋国,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(今绛县)。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后,运城属魏,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(今夏县禹王城一带)。秦始皇统一中国,设36郡,运城属河东郡,治所安邑。此后两千多年,这里建置频繁,但“河东”这一称谓一直沿用,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。
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运城人文荟萃,人才辈出,诞生了众多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名人巨匠。关羽,这位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,以其忠、义、仁、勇的形象,成为了武圣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其故里解州也因关羽而闻名遐迩。解州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,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建制最高、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,被誉为“关庙之祖”“武庙之冠”,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、敬仰,感受关公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唐代文学家柳宗元,他的散文风格独特,寓意深刻,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他的作品如《永州八记》《捕蛇者说》等,至今仍被人们传颂,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。
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,其代表作《滕王阁序》更是千古名篇,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绝美诗句,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秋日江景图,让滕王阁和王勃的名字一同流传千古。
北宋时期着名的史学家司马光,他主持编纂的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,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,对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。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史学成就,成为了后世学者的楷模。
薛仁贵,唐朝名将,他一生征战沙场,立下赫赫战功,留下了“三箭定天山”“神勇收辽东”等传奇故事。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,成为了运城人民心中的英雄。
吕洞宾,道教全真道祖师,八仙之一,他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,充满了神秘色彩。吕洞宾的形象常被描绘为手持宝剑、济世救人的仙人,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和价值观,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关汉卿,元代杂剧作家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,他的作品如《窦娥冤》《救风尘》《望江亭》等,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、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被誉为“中国的莎士比亚”。关汉卿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,对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批判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。
除了这些名人,运城的闻喜裴氏家族更是人才辈出,先后出了59位宰相、59位将军等众多显赫人物,被誉为“宰相村”。裴氏家族能有如此成就,与其“重教守训,崇文尚武,德业并举,廉洁自律”的家风密不可分。这种家风不仅是裴氏家族兴盛的关键,也成为了运城这片土地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运城人勤奋进取、追求卓越。
二、历史遗址与古刹道观:岁月沉淀的瑰宝
运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址和古刹道观,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迹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,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衰变迁。
天下第一武庙解州关帝庙前文已经提及,其建筑规模宏大,气势恢宏,殿宇楼阁错落有致,红墙黄瓦,雕梁画栋,尽显皇家庙宇的威严与庄重。庙内供奉着关羽的神像,香烟缭绕,前来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。关帝庙不仅是祭祀关羽的场所,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殿堂,其建筑、雕刻、绘画等艺术形式,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。
德孝文化起源地舜帝陵,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鸣条岗西端,是中华民族“五帝”之一舜帝的陵庙。舜帝以其孝行感天动地,被尧帝选中继承帝位,成为了华夏民族的贤明君主。舜帝陵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,庄严肃穆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午门、献殿、正殿、寝殿等,沿中轴线依次排列,气势磅礴。庙内古柏参天,碑刻林立,其中不乏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的题咏,这些碑刻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,也为研究舜帝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。
海内祠庙之祖万荣后土祠,坐落在黄河岸边的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,是祭祀土地之神后土娘娘的庙宇。后土祠历史悠久,自轩辕黄帝始,历代皇帝皆在此祭祀后土,它是中华民族祭祀后土的中心场所,被誉为“海内祠庙之祖”。后土祠现存建筑有山门、戏台、献殿、正殿等,其中秋风楼是后土祠的标志性建筑,因汉武帝刘彻在此写下《秋风辞》而得名。秋风楼建筑风格独特,楼身三层,飞檐斗拱,气势恢宏,登上秋风楼,可俯瞰黄河的壮丽景色,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。
东方壁画艺术宝库芮城永乐宫,是一座元代道教宫观,以其精美的壁画艺术而闻名于世。永乐宫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,分布在三清殿、纯阳殿、重阳殿等殿堂内,壁画内容丰富,题材广泛,包括道教神仙、神话故事、历史人物等,画面构图严谨,线条流畅,色彩鲜艳,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品。其中,三清殿的《朝元图》最为着名,描绘了道教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,画面中人物众多,神态各异,服饰华丽,气势恢宏,展现了元代壁画艺术的高超水平。
《西厢记》爱情故事发生地普救寺,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。普救寺地势高敝,视野宽阔,寺院建筑错落有致,红墙绿树,交相辉映。这里是我国古典戏曲名着《西厢记》故事的发生地,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上演,为这座古寺增添了浪漫的色彩。普救寺内的莺莺塔是一座具有奇特回声效应的砖塔,当人们在塔前击掌或呼喊时,会听到从塔内传来的清脆悦耳的回声,仿佛是莺莺在诉说着她的爱情故事,这种独特的声学现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。
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,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,又因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一诗而闻名天下。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,后历经多次重建,如今的鹳雀楼为仿唐建筑,外观宏伟壮观,结构奇巧。登上鹳雀楼,极目远眺,可将黄河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,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诗句仿佛在耳边回响,让人感受到古人的豪迈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这些历史遗址和古刹道观,不仅是运城的文化瑰宝,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们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,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成为了运城对外展示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三、自然与人文的交织:必游景点与独特风貌
运城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。
运城盐湖,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,有“中国死海”之称。它位于山西运城盆地腹地,面积约132平方公里,已有四千多年的开发历史。盐湖的湖水富含矿物质,盐浓度超过30%,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,让人体验到一种奇妙的感觉,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。这里还衍生出了独特的SpA养生文化,湖底的黑泥富含38种微量元素,对人体具有保健和美容的功效,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黑泥浴、盐水漂浮等特色项目,放松身心,感受大自然的恩赐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