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运城市《垣曲县》
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章 运城市《垣曲县》,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,学海无涯乐作舟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垣曲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运城市辖县,位于山西省南部、运城市东北隅,总面积1620平方千米。这里地势北高南低,西、北、东三面环山,南临黄河,中部为垣曲山间盆地,呈北宽南窄的葫芦形展布。属暖温带半干旱、半湿润大陆性气候,四季分明。
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
截至2023年,垣曲县下辖6个镇、5个乡。具体如下:
- 新城镇:垣曲县政府所在地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这里交通便利,基础设施完善,汇聚了众多商场、酒店、医院等场所,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。
- 历山镇:位于垣曲县东北部,因境内历山而得名。历山森林覆盖率达90%,有800公顷的原始森林,是华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唯一原始森林。镇内自然景观优美,旅游资源丰富,拥有舜王坪景区等知名景点,还有同善村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。
- 毛家湾镇:地处垣曲县北部,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尤其是铜矿等。板涧河水库建于镇内板涧河村下游约1.5公里处,是小浪底引黄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。
- 英言镇:位于垣曲县西南部,农业是其重要产业,主要种植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,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,如蔬菜种植等。
- 蒲掌乡:位于垣曲县东南部,地势较为平坦,是垣曲县的农业大乡之一,以种植水果、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。境内有北阳二郎庙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创建于元代,其北殿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历史风貌。
- 华峰乡:位于垣曲县中部,地处黄土台原区。乡内宋村永兴寺是一大文化亮点,该寺始建于西魏大统十四年,寺院主体建筑北殿基本保持着金代风格,寺内的释迦牟尼像基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
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
垣曲县历史悠久,在商、周时期叫“亘方”,属侯国。北魏时曾名白水县。历代朝代更替,垣曲曾属于邵州、洛州、绛州、陕州、翼州。北宋年间,改名垣曲县,属于绛州。明清时期依次属于平阳府、解州、绛州。民国26年(1937年),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。1972年属于运城地区,2000年底,运城地区撤地设市,垣曲县属运城市。
这里相传是舜的出生和早期活动地,舜文化是垣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关于舜的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,如舜耕历山等故事,深入人心。同时,垣曲拥有舜的传说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。
历史人物
垣曲这片土地孕育了不少历史人物。虽历经岁月变迁,部分人物事迹仍留存于史册。如南北朝北周平东将军、太中大夫杨?,据《垣曲县志》《周书杨?传》记载,他是宋村永兴寺的始建者。其修建寺庙之举,为垣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对于研究当时的佛教文化、建筑风格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必游景点
-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:国家4A级景区,有“华北动植物基因库”之称。这里奇峰、怪石、清涧、溶洞和水帘被誉为“五绝”,还有林涛、山风、冰雪、雾雨、古迹和光影等自然美景。同时,这里也流传着舜耕治的传说,游客可在此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,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- 望仙大峡谷:位于历山镇望仙村境内,距县城28公里。景区自然风光优美,人文资源厚重,是探险和徒步的好去处。峡谷内溪流潺潺,瀑布飞泻,景色十分迷人。
- 舜王坪景区:是纪念舜帝的地方,也是欣赏自然风光的绝佳之地。这里海拔较高,视野开阔,站在坪顶,可俯瞰周边的山川美景。每到夏季,绿草如茵,繁花似锦,宛如人间仙境。
- 黄河游览区: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黄河的壮阔气势。游客能沿着河岸漫步,欣赏黄河的奔腾之景,还可领略独特的黄河沿岸风光,感受母亲河的雄浑与伟大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