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章 沈阳市《沈河区》,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,学海无涯乐作舟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沈河区是辽宁省沈阳市的重要辖区,位于城市中心区域,东南与浑南区相连,西与和平区接壤,北与大东区为邻。其面积约为58.95平方千米。沈河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,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乡镇。以下是对沈河区的详细介绍:

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

沈河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,是沈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。这里曾是“一朝发祥地,两代帝王都”的核心区域。

后金时期,1625年至1631年,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改建扩建,把原来的“十”字型两条街改筑为“井”字型4条街,如今的中街路当时称四平街,逐渐发展成商业街区,这便是沈阳中街的雏形。1629年,后金在沈河区修建了萃升书院,作为盛京三大书院之一,这里成为沈阳萃聚英才、升扬文化的初始地。

清朝入关后,沈阳成为留都,沈河区作为城市中心区域,地位愈发重要。诸多官署、庙宇等建筑在此兴建,如东三省总督府旧址,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,最初为留都府,后成为盛京将军府,1907年改制为东三省总督府,徐世昌、锡良、赵尔巽等历任总督在此办公,民国时期,张作霖、张学良父子也曾在此处理公务,见证了多个重要历史时期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沈河区不断发展演变,从清朝的盛京核心区,到民国时期的城市重要区域,再到新中国成立后,成为沈阳市的政治、商贸、金融、文化中心之一,始终承载着沈阳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。

历史人物

沈河区历史上涌现出不少知名人物,其中剩人和尚是较为突出的一位。剩人和尚法名函可,字祖心,号剩人,是明末礼部尚书韩日缵之子,早年中秀才,后在罗浮山落发为僧。他因写《再变记》记述清军进犯南京实况,被流放到盛京,敕住慈恩寺。在盛京,剩人和尚组织了“冰天诗社”,这是沈阳最早的文学团体,活跃了当地文坛气氛。他还曾率全寺僧人采摘草药施送百姓,救治了许多因瘟疫患病的人,在百姓中声誉颇高,被奉为辽沈地区佛教开山祖师。

必游景点

- 沈阳故宫:是沈河区乃至沈阳市最着名的景点之一。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(1625年),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宫内建筑风格融合了满、汉、蒙等民族特色,大政殿、十王亭等建筑气势恢宏,展示了清朝初期的皇家气派。这里还珍藏着大量的文物珍宝,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清朝前期的历史文化和皇家生活风貌。

- 张大帅府:又称张学良旧居,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私宅。建筑群风格各异,有中国传统式、中西合璧式、罗马式、北欧式等。大青楼、小青楼、赵四小姐楼等建筑各具特色,府内还设有多处展览,展示了张氏父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东北近代历史,是了解民国时期东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。

- 五里河公园:位于沈河区南部,浑河北岸。公园依河而建,景色优美,拥有大片的绿地、树林和休闲广场。园内设有步行道、自行车道,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散步、运动健身的好去处。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户外活动和节庆活动,夜晚的灯光夜景也十分迷人。

- 沈阳中街:始建于1625年,是中国首条商业步行街,有“东北第一街”的美誉。中街全长1900米,由中街路、小东路、小西路组成,集贸易、餐饮、娱乐、休闲、观光旅游于一体。街道两旁商铺林立,既有老字号店铺,也有现代时尚品牌,还有各种特色小吃,游客可以在此感受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历史韵味。

古刹、寺庙与道观

- 沈阳慈恩寺:位于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,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,是沈阳最大的佛寺,有“十方丛林”之称。寺院始建于唐朝,重建于后金天聪二年(1628年),历经多次修缮。寺内建筑分三路,主要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比丘坛、藏经楼等,供奉着众多佛像。慈恩寺还藏有明、清、民国等各时期佛教典籍一万余本,是第6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。

- 蓬瀛宫:位于南塔街97号,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处坤道院。其前身为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的观月庙,1994年在南塔公园西侧重建,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。蓬瀛宫为仿明清山式建筑,布局紧凑对称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圆通宝殿、正殿等,宫内还保存了较完整的全真东北经韵。

历史遗址

- 东三省总督府旧址:位于北通天街与盛京路的交会路口,是辽宁省级文保单位。原有建筑大多损毁,现保留一座主要的二层主楼,为典型的欧式建筑,外部青砖墙体,内部人字架木结构。这里见证了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东北的政治风云,是研究东北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论攻略病娇反派的100种方法

芒芒雪媚娘

帝陨:我从九幽杀回诸天!

月中白马

小璟是自由的,他不该被束缚

心情恨不鹏

校花分手?我反手混沌体镇压星空

幻光年

灵气有毒:母巢启示录

轩墨试笔

求生从种田开始

爱吃油醋拌面的徐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