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抹青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6章 塞北窑烟连京畿,空间娇娘憾山河,一抹青弘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那是罗砚之特意标注的\"三明治结构\",说这样既能承重又能防渗。

她仿佛能闻到塞北城墙下,新浇筑的水泥遇冷凝固时散发出的清冽气息,与城头飘扬的军旗上的铁锈味混在一起。

\"粮草呢?\"

江林悦抬眼问道:

\"官道修通后,粮草运输可还顺畅?\"

\"顺畅!太顺畅了!\"

信使拍着大腿:

\"原先从雁州到云朔关要走七日,现在走水泥官道,快马加鞭三日可达!

前日刚送过去的粮草,用水泥池子囤着,防潮得很!将军说,那些粮食堆在仓里,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麦香!\"

此时,东边的太阳已跳出地平线,金色的阳光洒在水泥路面上,反射出点点光斑。

江林悦忽然听见远处传来\"轱辘轱辘\"的声响,转头望去,只见一队马车正沿着新铺的路段驶来,车轮碾过路面时发出均匀的\"隆隆\"声,与以往在土路上行驶时的颠簸声截然不同。

\"娘娘您看!\"

赵禹指着马车喊道:

\"那是从南边运来的黏土!走水泥路,车辙都浅了一半!\"

马车驶近,车夫们跳下车时,腰间的水囊\"晃啷\"作响。他们看见江林悦,纷纷拱手:

\"娘娘万安!走这水泥路,牲口都省了力气,往日要歇三回,今日只歇了一回!\"

江林悦伸手触摸马车的轮轴,能感受到木头因少了颠簸而留存的温润。她忽然想起信中罗砚之写的另一句话:

\"水泥官道不仅通军需,更通民心。沿途牧民见此路坚实,皆言大齐天子仁德,愿献皮毛助修工事。\"

此时,工地上的早饭已经送来。春华提着食盒走来,揭开盖子时,一股玉米面的甜香混着咸菜的酸香扑面而来。

江林悦接过一个热乎的玉米饼,指尖触到饼皮上细密的气孔,咬下一口,粗糙的颗粒感在齿间摩挲,却带着阳光晒过的谷物特有的香甜。

旁边的民夫们围坐在一起,捧着粗瓷碗喝着麦糊糊。有个老民夫望着北方,吧嗒着嘴说:

\"咱这水泥能在北边砌城墙,赶跑匈奴人,比咱手里的锄头可管用多了。\"

江林悦嚼着玉米饼,听着远处窑厂传来的鼓风机\"嗡嗡\"声,看着晨光中渐渐忙碌起来的工地——

民夫们推着独轮车在水泥路上行走,车轮与路面摩擦发出\"沙沙\"声;木工们切割模板时,木屑纷飞,带着松木的清香。

远处的田埂上,牧童赶着牛群走过,牛蹄踏在草地上发出\"噗噗\"声,与这边的施工声遥相呼应。

江林悦忽然站起身,将手中的玉米饼递给旁边一个盯着她食盒的小男孩。孩子接过饼时,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,好奇地用小手指蹭了蹭。

江林悦笑了笑,抬头望向北方——

那里,塞北的窑火正与京畿的晨光连成一片,而她脚下的水泥路,正像一条灰色的丝带,将中原的烟火与北疆的风雪悄然系在一起。

午后,当第一车从北疆运来的水泥样品抵达工地时,江林悦正蹲在弯道处检查模板。

水泥呈深灰色,颗粒比京畿烧制的更细,凑近能闻到一股夹杂着草原泥土的气息。

江林悦抓起一把,感受着粉末从指缝间流下时的丝滑触感,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——

那是新征调的民夫队伍到了,他们穿着各地的服饰,却都迈着同样有力的步伐,踩在水泥路上发出\"啪啪\"的声响,像一首正在谱写的进行曲。

夕阳西下时,江林悦站在路段最高处,看着最后一缕阳光为远处的窑厂镀上金边。

南边的天际,一群大雁正排着队飞过,雁鸣声声,与北边信使带来的喜报一起,在晚风中渐渐消散。

当塞北的窑烟与京畿的暮色相遇时,大齐的土地上,正有无数条水泥路在悄然生长——

它们不仅是用水泥与碎石铺成,更是用无数人的期盼与汗水,浇筑成通往盛世的基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四合院: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

祁嫉

尸躯养万鬼,我在黑市当邪修

暗懒虫

你管这叫诈骗宗门?看门的都是大帝!

风中追月

穿成炮灰女配,靠龙傲天夫君躺赢了

十六斤的猫

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

绅士欺诈师

四合院我的媳妇是公安

爱吃西瓜奶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