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沈阳市《铁西区》
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8章 沈阳市《铁西区》,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,学海无涯乐作舟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铁西区位于沈阳市西南部,由主城区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组成,面积48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70万。这里是新中国工业摇篮,有着“东方鲁尔”的美誉。
管辖乡镇简介
铁西区管辖有新民屯镇等乡镇。新民屯镇位于铁西区西南部,镇政府办公地址在北三台子村。镇党委和政府承担着多项职责,包括宣传贯彻政策法规、加强党的建设、推动乡村发展规划实施、营造营商环境、做好社会救助、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等。镇内农业与工业协同发展,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,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。
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
铁西区的历史可追溯到较早时期。在近代,随着东北地区工业的兴起,这里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。
1948年沈阳解放后,铁西区工人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,喊出“让工厂冒起烟来”的口号,使80多家工厂相继复产。国家“一五”时期,156个重点项目中有3个布局于此,“东方鲁尔”迅速崛起。此后数十年间,铁西区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辉煌,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、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等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在这里诞生。
然而,进入20世纪90年代,铁西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遭遇困境,数千户工业企业五分之四停产、半停产,30多万名工人近一半下岗。面对困难,铁西区开展再就业工程,推进“东搬西建”进行产业升级,调整布局优化结构。进入21世纪,在一系列振兴政策支持下,铁西区重新崛起,如今已成为集先进装备制造、汽车及零部件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重要经济区域。
历史人物
在铁西区的发展历程中,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。赵国有、马恒昌、张成哲等一批劳模尖兵,在火红的年代创下一个个生产奇迹。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,投身于工业生产建设中,带领广大工人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力量,成为铁西区工业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,其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西人。
必游景点
- 中国工业博物馆:位于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,是必游之地。馆内通史馆展示了从洋务运动到现代工业的新中国工业发展脉络,还能看到1:1仿制的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。机床馆集合了“工业母机”,呈现了从早期进口、仿制到自主制造的机床发展历程。铸造馆在沈阳铸造厂老厂房基础上改建,保留了10吨天吊、冲天炉等,工业风十足。汽车馆则展示了汽车从老爷车到新能源车的发展进化史。
- 奉天工场旧址:坐落于铁西区北一西路与启功街交汇处,占地7.6万平方米。其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的大信洋行奉天工场,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。2010年工厂搬迁后,旧址经修缮改造,保留了昔日风貌,以独特的工业复古风吸引众多游客,是展示城市工业发展脉络的好去处,也是沈阳人休闲拍照的网红打卡地。
- 华圣寺:位于铁西区高花乡,东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,始建于辽代,距今约1000多年历史,古名千佛塔寺,有“北方观音道场”“北普陀”之称。华圣寺花灯会远近闻名,自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工匠人会在此打造40余组大型主题灯组,其中荷花仙境灯组是全国最长的手工花灯隧道。此外,寺里还会定期举办莲花湖放河灯活动。
- 盛京驿站文化景区:这是国家AAA级景区,坐落于铁西区彰驿站街道彰驿站村,是目前发现国内最早、规模最大的皇家驿站,始建于金代皇统三年,迄今已874年历史。景区内有雄壮恢弘的盛京第一鼓,每日鼓声响起,城门开启,仿佛让人穿越回古代。这里还会上演正统的满族婚礼大型民俗表演,游客可参与接绣球、骑马迎亲等环节。东北民俗园设有民间匠作坊,能让游客感受田园生活互动体验。
民俗风情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